本帖最后由 红尖雷达 于 2018-4-4 23:44 编辑
我心中的英烈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自古就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句,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作为国旗的护卫者,与国旗常相伴,每一次看到那一片的鲜红都觉得刺眼,每一次看到国旗冉冉升起都格外激动,它上面染满了革命先烈的热血,包含着革命先烈对祖国的深情。 自小就知晓英雄董存瑞的故事,董存瑞,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6班班长,1948年在解放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的隆化战斗中舍身炸碉堡,壮烈牺牲,年仅19岁。董存瑞在他所在的六连担任爆破手,从城东北向隆化中学外围工事运动。GMD军的机枪严密封锁着他们前进的道路,董存瑞带领爆破组连续爆破了敌人4个炮楼、5个碉堡,胜利地完成了扫清隆化中学外围工事的任务。 董存瑞牺牲不久,兵团的程子华司令员率前指人员进城视察战果,在隆化中学前见许多战士哭泣。程司令很奇怪,问他们打了胜仗为什么还哭?战士们介绍了董存瑞的壮举,令身经百战的程将军唏嘘不已。1948年6月8日,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党委决定,追认董存瑞为纵队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命名他生前所在的6连6班为“董存瑞班”,规定纵队所属机关和部队在点名和集会时,静默3分钟以示悼念。7月10日,冀热察行署发布决定,将隆化中学改名为存瑞中学。1950年,在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会上,董存瑞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 为了纪念这些烈士,热河烈士陵园拔地而起。走进大门拾阶而上,依山就势的98级台阶,寓意着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九一八”国难,永远不会忘记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通过长达百米的宽阔甬道,占地1200多平方米的纪念碑主体展现在眼前。两层碑栏之上,矗立着由花岗岩砌筑、高达31.6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身正面,朱德委员长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纪念碑的后面是占地420平方米的“陈列馆”。展厅正面悬挂着萧克将军题写的“陈列馆”牌匾。这一切都仿佛在提醒我们——勿忘!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舍身取义,矢志不渝。在敌人面前脸不变色心不跳、挺起胸膛,百折不挠、一身傲骨、宁死不屈。在浓烟滚滚,炮弹横飞,喊杀声、火炮声,震耳欲聋、洒满鲜血的战场上,他们没有胆怯,血染战袍、前仆后继,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和青春年华!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烈士虽已长眠地下,但是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勇于献身、甘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将与青山共存,与日月争辉!
向英烈敬礼!
雷达 2018年4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