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劰载中...

红色尖兵

 找回密码
 立即入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回复: 0

学学古人 一边消暑一边养生二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675

回帖

9万

积分

空军少校

UID
3435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9-4-20
最后登录
2025-11-4
在线时间
1 小时
积分
91946

学院勋章个人三等功总队个人嘉奖战区个人嘉奖集体三等功集体嘉奖新区建区赞助勋章团员勋章文艺汇演铜质勋章

发表于 2022-5-11 00: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移动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宋]杨万里《夏夜》

陶渊明在夏天,“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躺在窗下,清风徐来,清凉无比,这也是极为惬意的避暑法。

李渔对睡眠之地的要求有二:一是静,二是凉,这对于夏日消夏午睡尤为重要:“不凉之地,止能睡魂,不能睡身,身魂不附,乃养生之至忌也。”(《闲情偶寄》)

但在养生家的眼中,头迎着风,会对身体有伤害,所以古人发明了枕屏,用来遮挡头部方向吹来的风,以免受到风侵。

欧阳修诗中有关于枕屏的名句:“有时醉倒枕溪石,青山白云为枕屏。”欧阳修大概是很喜欢枕屏的,还专门写过一首诗叫《书素屏》:

我行三千里,何物与我亲。念此尺素屏,曾不离我身。

旷野多黄沙,当午白日昏。风力若牛弩,飞砂还射人。

暮投山椒馆,休此车马勤。开屏置床头,辗转夜向晨。

卧听穹庐外,北风驱雪云。勿愁明日雪,且拥狐貂温。

君命固有严,羁旅诚苦辛。但苟一夕安,其余非所云。

出行三千里,不离身的宝物竟然就是一个枕屏,可见这东西的好处。诗中详细列举了枕屏的功用,尤其是在晚上睡觉时“开屏置床头”,来抵御飞砂、北风。

评分

参与人数 5贡献 +5 收起 理由
红尖冰璃 + 1
红尖烈刀 + 1
红尖魅火 + 1
红尖卿墨 + 1
红尖歪可 + 1

查看全部评分

【红色尖兵军衔】:
【红色尖兵职务】:
【红色尖兵部门】:中部战区
【红色尖兵编制】:HSJB-TZ-ZB-
【红色尖兵军籍】:红尖801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675

回帖

9万

积分

空军少校

UID
3435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9-4-20
最后登录
2025-11-4
在线时间
1 小时
积分
91946

学院勋章个人三等功总队个人嘉奖战区个人嘉奖集体三等功集体嘉奖新区建区赞助勋章团员勋章文艺汇演铜质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5-11 00: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移动
上述冰凉之物虽能解一时之热,但在中国人的养生之道中,却是反复提醒饮食凉物有损于身体健康,因为凉食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伤害:

“承暑冒热,腹内火烧,遍身汗流,心中焦渴。忽遇冰雪冷浆,尽力而饮,承凉而睡,久而停滞,秋来不疟则痢。”(《寿亲养老新书》)体现了独特的养生哲学。

李时珍也提醒不能多食冰:“夏冰,味甘,大寒,无毒。去热除烦。暑月食之,与气候相反。入腹,冷热相激,非所宜也。止可隐映饮食,取其气之冷耳。若恣食之,暂得爽快,久皆成疾。”(李时珍补订《食物本草》卷一)

总之,古人的避暑,既讲究方法,又讲究养生;既有丰富的装备用具,又有惬意的场所。古人也常会把避暑上升到哲思的境界,万般避暑手段,都不及心态端正平和重要,所谓“心静自然凉”,身体的燥热多半肇因于心态的浮躁,“何如野客歌沧浪,万事不理心清凉。流金砾石未为若,势利如火焚中肠”。(刘子翚《夏日吟》)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东方生活美学》)
【红色尖兵军衔】:
【红色尖兵职务】:
【红色尖兵部门】:中部战区
【红色尖兵编制】:HSJB-TZ-ZB-
【红色尖兵军籍】:红尖801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Loading...

QQ|Archiver|小黑屋|红色尖兵 ( 辽ICP备2025067198号 )

返回顶部
x

红色尖兵微信公众号

GMT+8, 2025-11-4 22:21 , Processed in 0.10947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红色尖兵 X3.4

© 2007-2025官方网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