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劰载中...

红色尖兵

 找回密码
 立即入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回复: 0

疼痛能忍则忍?错!这是身体在给你发出预警信号|医者名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1万

    主题

    -5675

    回帖

    9万

    积分

    空军少校

    UID
    3435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9-4-20
    最后登录
    2025-11-4
    在线时间
    1 小时
    积分
    91946

    学院勋章个人三等功总队个人嘉奖战区个人嘉奖集体三等功集体嘉奖新区建区赞助勋章团员勋章文艺汇演铜质勋章

    发表于 2022-5-19 17: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移动
    疼痛是指因疾病或创伤而感觉苦楚。疼痛有轻有重,有些人在疼痛的时候会选择忍耐。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疼痛有可能是身体正在给你发出预警信号,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疼痛不是病,能忍则忍”是误区




    先来看看王先生的故事。王先生今年50岁,是一个大型商场的经理,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3个月前,他的右肩出现了疼痛,只要一做绕肩活动就会疼痛,而且疼痛越来越厉害,已经影响到睡眠。家人劝他去医院看看,可王先生觉得这点疼痛不算什么,没有必要去医院看,休息几天就行。

    可过了1个月,王先生右肩的疼痛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了,甚至影响了工作。在家人的建议下,王先生来到医院就诊。

    经过检查,医生告诉王先生,他的疼痛是来自于肩关节周围炎。

    这种疾病一般出现在45~55岁的人群中,俗称“五十肩”。该病刚开始的表现是肩部疼痛,晚上较为明显;之后,夜间疼痛会逐步变为全天疼痛;再往后发展,肩关节疼痛会逐步改善,但肩关节僵硬逐步加重。这个过程会持续4~12个月,之后是最多可达2年的缓解期,有部分患者能完全恢复,但也有患者会出现持续数年的肩部疼痛及僵硬,以及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周围炎虽然是一个良性疾病,但也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

    王先生现在需要尽快进行疼痛治疗和康复锻炼治疗,避免出现肩部疼痛的慢性迁延改变、继发性的僵硬和活动受限等。

    听了医生的介绍,王先生明白“疼痛不是病,能忍则忍”的做法是错误的:身体都已经发出了求助信号,自己却置之不理,导致生活质量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应该早诊断、早治疗。

    有些疼痛,其实是机体发出的预警




    看了上面王先生的故事,大家应该会重视疼痛了,但也要注意别陷入另外一个误区,那就是出现疼痛后,不重视诊断,而是单纯镇痛。

    我们再来看看张女士的故事。张女士今年30岁,是一所重点中学的老师。张女士经常熬夜、加班。最近,她出现左侧头痛,还伴有面部针刺样的疼痛。她查阅资料后,认为自己可能是“三叉神经痛”,就购买了去痛片服用。服药后,她发现头痛明显缓解,能正常工作。此后,她买了大量去痛片放在手提包里,只要出现头痛,马上服药。

    刚开始,这个方法确实能控制住头痛,可是随着服用次数的增加,她控制头痛发作所需要的药量,从一次1片逐步增加到一次6片。家人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劝她早点去医院看看,可张女士觉得就是个头痛,既然能用去痛片控制住,那就没事的。

    最近,张女士发现自己走路开始跌跌撞撞的,视野范围也明显缩小,家人不顾张女士的拒绝,坚持带她到医院检查,结果出来是:颅内肿瘤,并已压迫到视神经。鉴于她的病情严重,且有失明的风险,所以她很快被安排住院。

    医生告诉张女士,一开始出现头痛时,那是大脑被肿瘤挤压后发出的预警信号。如果她那时能尽快检查,就能早期发现颅内的问题。去痛片是一种复方药物,含有多种类型的镇痛药物,可以临时镇痛,但不能长期使用,避免掩盖身体的症状,导致病情延误。

    机体受到伤害后,会用疼痛的形式发出预警信号,大家接收到这个信号后,一定要重视它,尽早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出现这些痛,要尽早去疼痛科就诊




    2018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第十一版修订本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1)。此次修订本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慢性疼痛有了疾病编码。在ICD-11中,慢性疼痛被分为7种类型,出现这些疼痛是需要去疼痛科就诊的。

    慢性原发性疼痛:如果看到“原发性”,那就意味着病因不明,比如,慢性腰背痛(排除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明确病因的腰背痛),慢性弥散性疼痛(患者身上多处疼痛,但不知道是哪里疼),纤维肌痛以及肠道易激综合征(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为主)等。

    慢性癌性痛:包括由癌症自身(原发性的或转移的肿瘤)所引起的疼痛,以及由癌症治疗(手术、化疗、放疗等) 所引起的疼痛。

    慢性术后痛和创伤性疼痛:手术后或者创伤后出现的慢性疼痛,比如腰椎术后疼痛、乳腺切除术后疼痛、残肢痛或者幻肢痛等。

    神经病理性疼痛:如糖尿病患者出现的肢体疼痛,带状疱疹患者在皮疹愈合之后遗留的后神经痛等。

    慢性头痛和颌面部疼痛:颞下颌关节疼痛、三叉神经痛、颈源性头痛等。

    慢性内脏疼痛:由内脏的持续性炎症,局部缺血和血栓、阻塞和肿胀、牵引和压迫等引起的疼痛,比如慢性胰腺炎或者盆腔炎引起的腹痛。

    慢性骨骼肌疼痛:源于骨骼、关节、肌肉或其他相关软组织疾病所产生的持续性或复发性疼痛,比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小关节紊乱等。

    很多慢性疼痛的患者,除了疼痛本身的折磨,最大的压力可能是来自于周围人的不理解。所以,重视和了解慢性疼痛,关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都是十分重要并且必要的。

    作者: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 刘波涛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 刘晓光
    【红色尖兵军衔】:
    【红色尖兵职务】:
    【红色尖兵部门】:中部战区
    【红色尖兵编制】:HSJB-TZ-ZB-
    【红色尖兵军籍】:红尖801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1万

    主题

    -5675

    回帖

    9万

    积分

    空军少校

    UID
    3435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9-4-20
    最后登录
    2025-11-4
    在线时间
    1 小时
    积分
    91946

    学院勋章个人三等功总队个人嘉奖战区个人嘉奖集体三等功集体嘉奖新区建区赞助勋章团员勋章文艺汇演铜质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5-19 17: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移动
    疼痛是指因疾病或创伤而感觉苦楚。疼痛有轻有重,有些人在疼痛的时候会选择忍耐。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疼痛有可能是身体正在给你发出预警信号,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疼痛不是病,能忍则忍”是误区




    先来看看王先生的故事。王先生今年50岁,是一个大型商场的经理,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3个月前,他的右肩出现了疼痛,只要一做绕肩活动就会疼痛,而且疼痛越来越厉害,已经影响到睡眠。家人劝他去医院看看,可王先生觉得这点疼痛不算什么,没有必要去医院看,休息几天就行。

    可过了1个月,王先生右肩的疼痛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了,甚至影响了工作。在家人的建议下,王先生来到医院就诊。

    经过检查,医生告诉王先生,他的疼痛是来自于肩关节周围炎。

    这种疾病一般出现在45~55岁的人群中,俗称“五十肩”。该病刚开始的表现是肩部疼痛,晚上较为明显;之后,夜间疼痛会逐步变为全天疼痛;再往后发展,肩关节疼痛会逐步改善,但肩关节僵硬逐步加重。这个过程会持续4~12个月,之后是最多可达2年的缓解期,有部分患者能完全恢复,但也有患者会出现持续数年的肩部疼痛及僵硬,以及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周围炎虽然是一个良性疾病,但也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

    王先生现在需要尽快进行疼痛治疗和康复锻炼治疗,避免出现肩部疼痛的慢性迁延改变、继发性的僵硬和活动受限等。

    听了医生的介绍,王先生明白“疼痛不是病,能忍则忍”的做法是错误的:身体都已经发出了求助信号,自己却置之不理,导致生活质量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应该早诊断、早治疗。

    有些疼痛,其实是机体发出的预警




    看了上面王先生的故事,大家应该会重视疼痛了,但也要注意别陷入另外一个误区,那就是出现疼痛后,不重视诊断,而是单纯镇痛。

    我们再来看看张女士的故事。张女士今年30岁,是一所重点中学的老师。张女士经常熬夜、加班。最近,她出现左侧头痛,还伴有面部针刺样的疼痛。她查阅资料后,认为自己可能是“三叉神经痛”,就购买了去痛片服用。服药后,她发现头痛明显缓解,能正常工作。此后,她买了大量去痛片放在手提包里,只要出现头痛,马上服药。

    刚开始,这个方法确实能控制住头痛,可是随着服用次数的增加,她控制头痛发作所需要的药量,从一次1片逐步增加到一次6片。家人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劝她早点去医院看看,可张女士觉得就是个头痛,既然能用去痛片控制住,那就没事的。

    最近,张女士发现自己走路开始跌跌撞撞的,视野范围也明显缩小,家人不顾张女士的拒绝,坚持带她到医院检查,结果出来是:颅内肿瘤,并已压迫到视神经。鉴于她的病情严重,且有失明的风险,所以她很快被安排住院。

    医生告诉张女士,一开始出现头痛时,那是大脑被肿瘤挤压后发出的预警信号。如果她那时能尽快检查,就能早期发现颅内的问题。去痛片是一种复方药物,含有多种类型的镇痛药物,可以临时镇痛,但不能长期使用,避免掩盖身体的症状,导致病情延误。

    机体受到伤害后,会用疼痛的形式发出预警信号,大家接收到这个信号后,一定要重视它,尽早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出现这些痛,要尽早去疼痛科就诊




    2018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第十一版修订本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1)。此次修订本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慢性疼痛有了疾病编码。在ICD-11中,慢性疼痛被分为7种类型,出现这些疼痛是需要去疼痛科就诊的。

    慢性原发性疼痛:如果看到“原发性”,那就意味着病因不明,比如,慢性腰背痛(排除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明确病因的腰背痛),慢性弥散性疼痛(患者身上多处疼痛,但不知道是哪里疼),纤维肌痛以及肠道易激综合征(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为主)等。

    慢性癌性痛:包括由癌症自身(原发性的或转移的肿瘤)所引起的疼痛,以及由癌症治疗(手术、化疗、放疗等) 所引起的疼痛。

    慢性术后痛和创伤性疼痛:手术后或者创伤后出现的慢性疼痛,比如腰椎术后疼痛、乳腺切除术后疼痛、残肢痛或者幻肢痛等。

    神经病理性疼痛:如糖尿病患者出现的肢体疼痛,带状疱疹患者在皮疹愈合之后遗留的后神经痛等。

    慢性头痛和颌面部疼痛:颞下颌关节疼痛、三叉神经痛、颈源性头痛等。

    慢性内脏疼痛:由内脏的持续性炎症,局部缺血和血栓、阻塞和肿胀、牵引和压迫等引起的疼痛,比如慢性胰腺炎或者盆腔炎引起的腹痛。

    慢性骨骼肌疼痛:源于骨骼、关节、肌肉或其他相关软组织疾病所产生的持续性或复发性疼痛,比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小关节紊乱等。

    很多慢性疼痛的患者,除了疼痛本身的折磨,最大的压力可能是来自于周围人的不理解。所以,重视和了解慢性疼痛,关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都是十分重要并且必要的。

    作者: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 刘波涛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 刘晓光
    【红色尖兵军衔】:
    【红色尖兵职务】:
    【红色尖兵部门】:中部战区
    【红色尖兵编制】:HSJB-TZ-ZB-
    【红色尖兵军籍】:红尖801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Loading...

    QQ|Archiver|小黑屋|红色尖兵 ( 辽ICP备2025067198号 )

    返回顶部
    x

    红色尖兵微信公众号

    GMT+8, 2025-11-4 13:19 , Processed in 0.03276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红色尖兵 X3.4

    © 2007-2025官方网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