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尖兵官网,红色尖兵,红尖,红尖特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劰载中...
🌓 切换到窄版
红色尖兵官网

红色尖兵

 找回密码
 新兵入伍
搜索
本帖最后由 红尖子熙 于 2025-9-17 17:09 编辑 bg7.png 关于举办红色尖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歌咏比赛的通知
关于南部战区潮音同志任职命令——————————————
关于红尖IP设计嘉奖令 ———————
关于中部战区部分领导干部任职的命令----------------------------------
关于狙击同志跨战区调动申请的批复 ------------------------------

小喇叭+ 发布

系统消息:红尖季瑾翊已经连续答对3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9-18 01:00
系统消息:红尖季瑾翊已经连续答对3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9-17 00:09
系统消息:情毒已经连续答对1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9-15 20:17
系统消息:情毒已经连续答对3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9-14 17:54
系统消息:红尖蝮蛇已经连续答对3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9-12 18:46
系统消息:红尖蝮蛇已经连续答对3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9-10 21:52
系统消息:红尖小霄已经连续答对3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9-10 15:17
系统消息:红尖猎虎已经连续答对10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9-09 11:49
系统消息:红尖蝮蛇已经连续答对3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9-08 19:30
系统消息:红尖苏以辙已经连续答对1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9-07 22:29
系统消息:红尖苏以辙已经连续答对3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9-06 23:37
系统消息:红色尖兵凤凰已经连续答对3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9-06 10:42
系统消息:情毒已经连续答对1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9-05 09:46
系统消息:红尖苏以辙已经连续答对3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9-04 23:10
系统消息:红色尖兵凤凰已经连续答对3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9-04 10:39
系统消息:红尖子熙已经连续答对1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9-04 07:55
系统消息:情毒已经连续答对3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9-03 17:34
系统消息:红尖子熙已经连续答对3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9-03 08:55
系统消息:红尖九思已经连续答对3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9-03 00:16
系统消息:红尖非鹰已经连续答对3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9-01 21:23
查看: 51|回复: 51
收起左侧

大雪,燕山雪花大如席

[复制链接]
我的关系17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昨天 10:33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图书发布员

    游戏会员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22-12-7 11: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马上入伍,成为红尖的一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兵入伍

    x
    大雪,全年第二十一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继小雪节气之后,天气进一步寒冷,于是雪变大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科学家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气候学家又为降雪分了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四个等级。节气中的大雪,并没有严格的定量,只是对气温和气候变化趋势的描述。


    每个节气都分三候。大雪节气,第一候“鹖(hé)鴠(dàn)不鸣”。鹖鴠,就是传说中的寒号鸟,因为阴冷而不叫了。我小时候,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这寒号鸟很懒惰,不听喜鹊的劝说,晴天不肯做窝,终于在寒冷的夜晚冻死了。长大后才知道,这个故事,源于元末明初的一个寓言——说寒号鸟在盛夏时候,全身五彩斑斓。自己也洋洋得意,自称比凤凰还美。到了严冬,羽毛脱落,就像拔了毛的小肉鸡,自己安慰自己“得过且过”——成语“得过且过”就是这么来的。后来专家又告诉我,寒号鸟不是鸟,是一种会滑翔的鼠,学名叫复齿鼯鼠。这实在让我大跌眼镜。第二候,“虎始交”。大雪节气,阴气接近到了极致,但盛极而衰,阳气也在悄悄地萌发,老虎感受到这些微阳气而开始交配,启动了生命的历程。“虎”向来是勇猛的象征,明代政治家高启说:“猛虎虽猛犹可喜,横行只在深山里”,有讽刺“苛政猛于虎”之意。我小时候放牛,“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其实这时候的大别山已经没有老虎了,只是余威尚在。第三候,“荔挺出”,马兰花冒出新芽。荔,学名马蔺,俗称马兰花。“金气棱棱泽国秋,马兰花发满汀洲”,那梦幻般的淡紫色,是许多人的最爱。


    所谓“大雪”,就是中原到这个时间点上开始下大雪了。节气是一个概率性的统计,不是说每年都是这个时候中原都准时下大雪。就像长江流域夏季的梅雨,在迟早、多少、长短方面,也是年份各异。在我老家,紧邻中原的大别山区,过去冬天大雪封山是常见的——五十几年前,我就生在大雪节气,一个大雪纷飞的上午。多少年后,家人还跟我饶有兴趣地描述那场据说很罕见的大雪。但是,现在老家常常不见下一点雪,更不要说大雪封山了。所以,大雪,可能是古今变化最大的一个节气。中原附近尚且如此,身处江南的人们,如今想见到大雪,真比见到日月食、流星雨还要难。公元1632年冬,杭州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明朝文学家张岱由此留下了名篇《湖心亭看雪》。这种景象应该当时就少见,现在就更加罕见了。

    大雪,既冻死了土壤中的病虫害,也为大地储藏了水分,所以对农作物有利。中国人老早就认识了大雪对农耕的好处,因而对雪充满了感情,所谓“瑞雪兆丰年”。丰年很重要,意味着这个世界多数人能填饱肚子。我小时候,爸爸帮邻居写春联,最喜欢写“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年丰,才有人寿,才有国泰民安。饥荒常常是社会动荡的前提。农耕社会如此,后工业社会依然如此。到现在,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可见粮食的重要性。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进入大雪节气,一年中的酷寒也开始了。这种酷寒,在不同人那里有不同的感受。唐代,特别是初唐和盛唐,人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严寒,更能张扬生命的力度。“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那是一个乐观的时代,那是一个时代的乐观。

    评分

    参与人数 2贡献 +2 收起 理由
    红尖易舟 + 1
    红尖凉夜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一个袋子砸在了 情毒 头上,情毒 赚了 1 元 红尖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我热爱我们的红尖,一如我们热爱故土和家人。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正式加入,但我仍愿倾尽全力,去维护和捍卫它的尊严
    我的关系17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昨天 10:33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图书发布员

    游戏会员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11: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雪,全年第二十一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继小雪节气之后,天气进一步寒冷,于是雪变大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科学家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气候学家又为降雪分了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四个等级。节气中的大雪,并没有严格的定量,只是对气温和气候变化趋势的描述。


    每个节气都分三候。大雪节气,第一候“鹖(hé)鴠(dàn)不鸣”。鹖鴠,就是传说中的寒号鸟,因为阴冷而不叫了。我小时候,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这寒号鸟很懒惰,不听喜鹊的劝说,晴天不肯做窝,终于在寒冷的夜晚冻死了。长大后才知道,这个故事,源于元末明初的一个寓言——说寒号鸟在盛夏时候,全身五彩斑斓。自己也洋洋得意,自称比凤凰还美。到了严冬,羽毛脱落,就像拔了毛的小肉鸡,自己安慰自己“得过且过”——成语“得过且过”就是这么来的。后来专家又告诉我,寒号鸟不是鸟,是一种会滑翔的鼠,学名叫复齿鼯鼠。这实在让我大跌眼镜。第二候,“虎始交”。大雪节气,阴气接近到了极致,但盛极而衰,阳气也在悄悄地萌发,老虎感受到这些微阳气而开始交配,启动了生命的历程。“虎”向来是勇猛的象征,明代政治家高启说:“猛虎虽猛犹可喜,横行只在深山里”,有讽刺“苛政猛于虎”之意。我小时候放牛,“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其实这时候的大别山已经没有老虎了,只是余威尚在。第三候,“荔挺出”,马兰花冒出新芽。荔,学名马蔺,俗称马兰花。“金气棱棱泽国秋,马兰花发满汀洲”,那梦幻般的淡紫色,是许多人的最爱。


    所谓“大雪”,就是中原到这个时间点上开始下大雪了。节气是一个概率性的统计,不是说每年都是这个时候中原都准时下大雪。就像长江流域夏季的梅雨,在迟早、多少、长短方面,也是年份各异。在我老家,紧邻中原的大别山区,过去冬天大雪封山是常见的——五十几年前,我就生在大雪节气,一个大雪纷飞的上午。多少年后,家人还跟我饶有兴趣地描述那场据说很罕见的大雪。但是,现在老家常常不见下一点雪,更不要说大雪封山了。所以,大雪,可能是古今变化最大的一个节气。中原附近尚且如此,身处江南的人们,如今想见到大雪,真比见到日月食、流星雨还要难。公元1632年冬,杭州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明朝文学家张岱由此留下了名篇《湖心亭看雪》。这种景象应该当时就少见,现在就更加罕见了。

    大雪,既冻死了土壤中的病虫害,也为大地储藏了水分,所以对农作物有利。中国人老早就认识了大雪对农耕的好处,因而对雪充满了感情,所谓“瑞雪兆丰年”。丰年很重要,意味着这个世界多数人能填饱肚子。我小时候,爸爸帮邻居写春联,最喜欢写“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年丰,才有人寿,才有国泰民安。饥荒常常是社会动荡的前提。农耕社会如此,后工业社会依然如此。到现在,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可见粮食的重要性。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进入大雪节气,一年中的酷寒也开始了。这种酷寒,在不同人那里有不同的感受。唐代,特别是初唐和盛唐,人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严寒,更能张扬生命的力度。“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那是一个乐观的时代,那是一个时代的乐观。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 收起 理由
    红尖易舟 + 1

    查看全部评分

    我热爱我们的红尖,一如我们热爱故土和家人。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正式加入,但我仍愿倾尽全力,去维护和捍卫它的尊严
    我的关系17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昨天 10:33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图书发布员

    游戏会员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11: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雪,全年第二十一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继小雪节气之后,天气进一步寒冷,于是雪变大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科学家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气候学家又为降雪分了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四个等级。节气中的大雪,并没有严格的定量,只是对气温和气候变化趋势的描述。


    每个节气都分三候。大雪节气,第一候“鹖(hé)鴠(dàn)不鸣”。鹖鴠,就是传说中的寒号鸟,因为阴冷而不叫了。我小时候,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这寒号鸟很懒惰,不听喜鹊的劝说,晴天不肯做窝,终于在寒冷的夜晚冻死了。长大后才知道,这个故事,源于元末明初的一个寓言——说寒号鸟在盛夏时候,全身五彩斑斓。自己也洋洋得意,自称比凤凰还美。到了严冬,羽毛脱落,就像拔了毛的小肉鸡,自己安慰自己“得过且过”——成语“得过且过”就是这么来的。后来专家又告诉我,寒号鸟不是鸟,是一种会滑翔的鼠,学名叫复齿鼯鼠。这实在让我大跌眼镜。第二候,“虎始交”。大雪节气,阴气接近到了极致,但盛极而衰,阳气也在悄悄地萌发,老虎感受到这些微阳气而开始交配,启动了生命的历程。“虎”向来是勇猛的象征,明代政治家高启说:“猛虎虽猛犹可喜,横行只在深山里”,有讽刺“苛政猛于虎”之意。我小时候放牛,“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其实这时候的大别山已经没有老虎了,只是余威尚在。第三候,“荔挺出”,马兰花冒出新芽。荔,学名马蔺,俗称马兰花。“金气棱棱泽国秋,马兰花发满汀洲”,那梦幻般的淡紫色,是许多人的最爱。


    所谓“大雪”,就是中原到这个时间点上开始下大雪了。节气是一个概率性的统计,不是说每年都是这个时候中原都准时下大雪。就像长江流域夏季的梅雨,在迟早、多少、长短方面,也是年份各异。在我老家,紧邻中原的大别山区,过去冬天大雪封山是常见的——五十几年前,我就生在大雪节气,一个大雪纷飞的上午。多少年后,家人还跟我饶有兴趣地描述那场据说很罕见的大雪。但是,现在老家常常不见下一点雪,更不要说大雪封山了。所以,大雪,可能是古今变化最大的一个节气。中原附近尚且如此,身处江南的人们,如今想见到大雪,真比见到日月食、流星雨还要难。公元1632年冬,杭州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明朝文学家张岱由此留下了名篇《湖心亭看雪》。这种景象应该当时就少见,现在就更加罕见了。

    大雪,既冻死了土壤中的病虫害,也为大地储藏了水分,所以对农作物有利。中国人老早就认识了大雪对农耕的好处,因而对雪充满了感情,所谓“瑞雪兆丰年”。丰年很重要,意味着这个世界多数人能填饱肚子。我小时候,爸爸帮邻居写春联,最喜欢写“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年丰,才有人寿,才有国泰民安。饥荒常常是社会动荡的前提。农耕社会如此,后工业社会依然如此。到现在,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可见粮食的重要性。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进入大雪节气,一年中的酷寒也开始了。这种酷寒,在不同人那里有不同的感受。唐代,特别是初唐和盛唐,人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严寒,更能张扬生命的力度。“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那是一个乐观的时代,那是一个时代的乐观。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 收起 理由
    红尖易舟 + 1

    查看全部评分

    我热爱我们的红尖,一如我们热爱故土和家人。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正式加入,但我仍愿倾尽全力,去维护和捍卫它的尊严
    我的关系17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昨天 10:33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图书发布员

    游戏会员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11: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雪,全年第二十一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继小雪节气之后,天气进一步寒冷,于是雪变大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科学家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气候学家又为降雪分了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四个等级。节气中的大雪,并没有严格的定量,只是对气温和气候变化趋势的描述。


    每个节气都分三候。大雪节气,第一候“鹖(hé)鴠(dàn)不鸣”。鹖鴠,就是传说中的寒号鸟,因为阴冷而不叫了。我小时候,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这寒号鸟很懒惰,不听喜鹊的劝说,晴天不肯做窝,终于在寒冷的夜晚冻死了。长大后才知道,这个故事,源于元末明初的一个寓言——说寒号鸟在盛夏时候,全身五彩斑斓。自己也洋洋得意,自称比凤凰还美。到了严冬,羽毛脱落,就像拔了毛的小肉鸡,自己安慰自己“得过且过”——成语“得过且过”就是这么来的。后来专家又告诉我,寒号鸟不是鸟,是一种会滑翔的鼠,学名叫复齿鼯鼠。这实在让我大跌眼镜。第二候,“虎始交”。大雪节气,阴气接近到了极致,但盛极而衰,阳气也在悄悄地萌发,老虎感受到这些微阳气而开始交配,启动了生命的历程。“虎”向来是勇猛的象征,明代政治家高启说:“猛虎虽猛犹可喜,横行只在深山里”,有讽刺“苛政猛于虎”之意。我小时候放牛,“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其实这时候的大别山已经没有老虎了,只是余威尚在。第三候,“荔挺出”,马兰花冒出新芽。荔,学名马蔺,俗称马兰花。“金气棱棱泽国秋,马兰花发满汀洲”,那梦幻般的淡紫色,是许多人的最爱。


    所谓“大雪”,就是中原到这个时间点上开始下大雪了。节气是一个概率性的统计,不是说每年都是这个时候中原都准时下大雪。就像长江流域夏季的梅雨,在迟早、多少、长短方面,也是年份各异。在我老家,紧邻中原的大别山区,过去冬天大雪封山是常见的——五十几年前,我就生在大雪节气,一个大雪纷飞的上午。多少年后,家人还跟我饶有兴趣地描述那场据说很罕见的大雪。但是,现在老家常常不见下一点雪,更不要说大雪封山了。所以,大雪,可能是古今变化最大的一个节气。中原附近尚且如此,身处江南的人们,如今想见到大雪,真比见到日月食、流星雨还要难。公元1632年冬,杭州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明朝文学家张岱由此留下了名篇《湖心亭看雪》。这种景象应该当时就少见,现在就更加罕见了。

    大雪,既冻死了土壤中的病虫害,也为大地储藏了水分,所以对农作物有利。中国人老早就认识了大雪对农耕的好处,因而对雪充满了感情,所谓“瑞雪兆丰年”。丰年很重要,意味着这个世界多数人能填饱肚子。我小时候,爸爸帮邻居写春联,最喜欢写“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年丰,才有人寿,才有国泰民安。饥荒常常是社会动荡的前提。农耕社会如此,后工业社会依然如此。到现在,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可见粮食的重要性。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进入大雪节气,一年中的酷寒也开始了。这种酷寒,在不同人那里有不同的感受。唐代,特别是初唐和盛唐,人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严寒,更能张扬生命的力度。“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那是一个乐观的时代,那是一个时代的乐观。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 收起 理由
    红尖易舟 + 1

    查看全部评分

    我热爱我们的红尖,一如我们热爱故土和家人。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正式加入,但我仍愿倾尽全力,去维护和捍卫它的尊严
    我的关系17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昨天 10:33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图书发布员

    游戏会员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11: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雪,全年第二十一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继小雪节气之后,天气进一步寒冷,于是雪变大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科学家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气候学家又为降雪分了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四个等级。节气中的大雪,并没有严格的定量,只是对气温和气候变化趋势的描述。


    每个节气都分三候。大雪节气,第一候“鹖(hé)鴠(dàn)不鸣”。鹖鴠,就是传说中的寒号鸟,因为阴冷而不叫了。我小时候,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这寒号鸟很懒惰,不听喜鹊的劝说,晴天不肯做窝,终于在寒冷的夜晚冻死了。长大后才知道,这个故事,源于元末明初的一个寓言——说寒号鸟在盛夏时候,全身五彩斑斓。自己也洋洋得意,自称比凤凰还美。到了严冬,羽毛脱落,就像拔了毛的小肉鸡,自己安慰自己“得过且过”——成语“得过且过”就是这么来的。后来专家又告诉我,寒号鸟不是鸟,是一种会滑翔的鼠,学名叫复齿鼯鼠。这实在让我大跌眼镜。第二候,“虎始交”。大雪节气,阴气接近到了极致,但盛极而衰,阳气也在悄悄地萌发,老虎感受到这些微阳气而开始交配,启动了生命的历程。“虎”向来是勇猛的象征,明代政治家高启说:“猛虎虽猛犹可喜,横行只在深山里”,有讽刺“苛政猛于虎”之意。我小时候放牛,“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其实这时候的大别山已经没有老虎了,只是余威尚在。第三候,“荔挺出”,马兰花冒出新芽。荔,学名马蔺,俗称马兰花。“金气棱棱泽国秋,马兰花发满汀洲”,那梦幻般的淡紫色,是许多人的最爱。


    所谓“大雪”,就是中原到这个时间点上开始下大雪了。节气是一个概率性的统计,不是说每年都是这个时候中原都准时下大雪。就像长江流域夏季的梅雨,在迟早、多少、长短方面,也是年份各异。在我老家,紧邻中原的大别山区,过去冬天大雪封山是常见的——五十几年前,我就生在大雪节气,一个大雪纷飞的上午。多少年后,家人还跟我饶有兴趣地描述那场据说很罕见的大雪。但是,现在老家常常不见下一点雪,更不要说大雪封山了。所以,大雪,可能是古今变化最大的一个节气。中原附近尚且如此,身处江南的人们,如今想见到大雪,真比见到日月食、流星雨还要难。公元1632年冬,杭州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明朝文学家张岱由此留下了名篇《湖心亭看雪》。这种景象应该当时就少见,现在就更加罕见了。

    大雪,既冻死了土壤中的病虫害,也为大地储藏了水分,所以对农作物有利。中国人老早就认识了大雪对农耕的好处,因而对雪充满了感情,所谓“瑞雪兆丰年”。丰年很重要,意味着这个世界多数人能填饱肚子。我小时候,爸爸帮邻居写春联,最喜欢写“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年丰,才有人寿,才有国泰民安。饥荒常常是社会动荡的前提。农耕社会如此,后工业社会依然如此。到现在,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可见粮食的重要性。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进入大雪节气,一年中的酷寒也开始了。这种酷寒,在不同人那里有不同的感受。唐代,特别是初唐和盛唐,人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严寒,更能张扬生命的力度。“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那是一个乐观的时代,那是一个时代的乐观。
    我热爱我们的红尖,一如我们热爱故土和家人。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正式加入,但我仍愿倾尽全力,去维护和捍卫它的尊严
    我的关系17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昨天 10:33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图书发布员

    游戏会员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11: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雪,全年第二十一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继小雪节气之后,天气进一步寒冷,于是雪变大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科学家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气候学家又为降雪分了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四个等级。节气中的大雪,并没有严格的定量,只是对气温和气候变化趋势的描述。


    每个节气都分三候。大雪节气,第一候“鹖(hé)鴠(dàn)不鸣”。鹖鴠,就是传说中的寒号鸟,因为阴冷而不叫了。我小时候,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这寒号鸟很懒惰,不听喜鹊的劝说,晴天不肯做窝,终于在寒冷的夜晚冻死了。长大后才知道,这个故事,源于元末明初的一个寓言——说寒号鸟在盛夏时候,全身五彩斑斓。自己也洋洋得意,自称比凤凰还美。到了严冬,羽毛脱落,就像拔了毛的小肉鸡,自己安慰自己“得过且过”——成语“得过且过”就是这么来的。后来专家又告诉我,寒号鸟不是鸟,是一种会滑翔的鼠,学名叫复齿鼯鼠。这实在让我大跌眼镜。第二候,“虎始交”。大雪节气,阴气接近到了极致,但盛极而衰,阳气也在悄悄地萌发,老虎感受到这些微阳气而开始交配,启动了生命的历程。“虎”向来是勇猛的象征,明代政治家高启说:“猛虎虽猛犹可喜,横行只在深山里”,有讽刺“苛政猛于虎”之意。我小时候放牛,“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其实这时候的大别山已经没有老虎了,只是余威尚在。第三候,“荔挺出”,马兰花冒出新芽。荔,学名马蔺,俗称马兰花。“金气棱棱泽国秋,马兰花发满汀洲”,那梦幻般的淡紫色,是许多人的最爱。


    所谓“大雪”,就是中原到这个时间点上开始下大雪了。节气是一个概率性的统计,不是说每年都是这个时候中原都准时下大雪。就像长江流域夏季的梅雨,在迟早、多少、长短方面,也是年份各异。在我老家,紧邻中原的大别山区,过去冬天大雪封山是常见的——五十几年前,我就生在大雪节气,一个大雪纷飞的上午。多少年后,家人还跟我饶有兴趣地描述那场据说很罕见的大雪。但是,现在老家常常不见下一点雪,更不要说大雪封山了。所以,大雪,可能是古今变化最大的一个节气。中原附近尚且如此,身处江南的人们,如今想见到大雪,真比见到日月食、流星雨还要难。公元1632年冬,杭州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明朝文学家张岱由此留下了名篇《湖心亭看雪》。这种景象应该当时就少见,现在就更加罕见了。

    大雪,既冻死了土壤中的病虫害,也为大地储藏了水分,所以对农作物有利。中国人老早就认识了大雪对农耕的好处,因而对雪充满了感情,所谓“瑞雪兆丰年”。丰年很重要,意味着这个世界多数人能填饱肚子。我小时候,爸爸帮邻居写春联,最喜欢写“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年丰,才有人寿,才有国泰民安。饥荒常常是社会动荡的前提。农耕社会如此,后工业社会依然如此。到现在,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可见粮食的重要性。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进入大雪节气,一年中的酷寒也开始了。这种酷寒,在不同人那里有不同的感受。唐代,特别是初唐和盛唐,人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严寒,更能张扬生命的力度。“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那是一个乐观的时代,那是一个时代的乐观。
    我热爱我们的红尖,一如我们热爱故土和家人。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正式加入,但我仍愿倾尽全力,去维护和捍卫它的尊严
    我的关系17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昨天 10:33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图书发布员

    游戏会员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11: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雪,全年第二十一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继小雪节气之后,天气进一步寒冷,于是雪变大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科学家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气候学家又为降雪分了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四个等级。节气中的大雪,并没有严格的定量,只是对气温和气候变化趋势的描述。


    每个节气都分三候。大雪节气,第一候“鹖(hé)鴠(dàn)不鸣”。鹖鴠,就是传说中的寒号鸟,因为阴冷而不叫了。我小时候,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这寒号鸟很懒惰,不听喜鹊的劝说,晴天不肯做窝,终于在寒冷的夜晚冻死了。长大后才知道,这个故事,源于元末明初的一个寓言——说寒号鸟在盛夏时候,全身五彩斑斓。自己也洋洋得意,自称比凤凰还美。到了严冬,羽毛脱落,就像拔了毛的小肉鸡,自己安慰自己“得过且过”——成语“得过且过”就是这么来的。后来专家又告诉我,寒号鸟不是鸟,是一种会滑翔的鼠,学名叫复齿鼯鼠。这实在让我大跌眼镜。第二候,“虎始交”。大雪节气,阴气接近到了极致,但盛极而衰,阳气也在悄悄地萌发,老虎感受到这些微阳气而开始交配,启动了生命的历程。“虎”向来是勇猛的象征,明代政治家高启说:“猛虎虽猛犹可喜,横行只在深山里”,有讽刺“苛政猛于虎”之意。我小时候放牛,“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其实这时候的大别山已经没有老虎了,只是余威尚在。第三候,“荔挺出”,马兰花冒出新芽。荔,学名马蔺,俗称马兰花。“金气棱棱泽国秋,马兰花发满汀洲”,那梦幻般的淡紫色,是许多人的最爱。


    所谓“大雪”,就是中原到这个时间点上开始下大雪了。节气是一个概率性的统计,不是说每年都是这个时候中原都准时下大雪。就像长江流域夏季的梅雨,在迟早、多少、长短方面,也是年份各异。在我老家,紧邻中原的大别山区,过去冬天大雪封山是常见的——五十几年前,我就生在大雪节气,一个大雪纷飞的上午。多少年后,家人还跟我饶有兴趣地描述那场据说很罕见的大雪。但是,现在老家常常不见下一点雪,更不要说大雪封山了。所以,大雪,可能是古今变化最大的一个节气。中原附近尚且如此,身处江南的人们,如今想见到大雪,真比见到日月食、流星雨还要难。公元1632年冬,杭州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明朝文学家张岱由此留下了名篇《湖心亭看雪》。这种景象应该当时就少见,现在就更加罕见了。

    大雪,既冻死了土壤中的病虫害,也为大地储藏了水分,所以对农作物有利。中国人老早就认识了大雪对农耕的好处,因而对雪充满了感情,所谓“瑞雪兆丰年”。丰年很重要,意味着这个世界多数人能填饱肚子。我小时候,爸爸帮邻居写春联,最喜欢写“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年丰,才有人寿,才有国泰民安。饥荒常常是社会动荡的前提。农耕社会如此,后工业社会依然如此。到现在,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可见粮食的重要性。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进入大雪节气,一年中的酷寒也开始了。这种酷寒,在不同人那里有不同的感受。唐代,特别是初唐和盛唐,人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严寒,更能张扬生命的力度。“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那是一个乐观的时代,那是一个时代的乐观。
    我热爱我们的红尖,一如我们热爱故土和家人。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正式加入,但我仍愿倾尽全力,去维护和捍卫它的尊严
    我的关系17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昨天 10:33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图书发布员

    游戏会员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11: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雪,全年第二十一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继小雪节气之后,天气进一步寒冷,于是雪变大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科学家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气候学家又为降雪分了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四个等级。节气中的大雪,并没有严格的定量,只是对气温和气候变化趋势的描述。


    每个节气都分三候。大雪节气,第一候“鹖(hé)鴠(dàn)不鸣”。鹖鴠,就是传说中的寒号鸟,因为阴冷而不叫了。我小时候,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这寒号鸟很懒惰,不听喜鹊的劝说,晴天不肯做窝,终于在寒冷的夜晚冻死了。长大后才知道,这个故事,源于元末明初的一个寓言——说寒号鸟在盛夏时候,全身五彩斑斓。自己也洋洋得意,自称比凤凰还美。到了严冬,羽毛脱落,就像拔了毛的小肉鸡,自己安慰自己“得过且过”——成语“得过且过”就是这么来的。后来专家又告诉我,寒号鸟不是鸟,是一种会滑翔的鼠,学名叫复齿鼯鼠。这实在让我大跌眼镜。第二候,“虎始交”。大雪节气,阴气接近到了极致,但盛极而衰,阳气也在悄悄地萌发,老虎感受到这些微阳气而开始交配,启动了生命的历程。“虎”向来是勇猛的象征,明代政治家高启说:“猛虎虽猛犹可喜,横行只在深山里”,有讽刺“苛政猛于虎”之意。我小时候放牛,“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其实这时候的大别山已经没有老虎了,只是余威尚在。第三候,“荔挺出”,马兰花冒出新芽。荔,学名马蔺,俗称马兰花。“金气棱棱泽国秋,马兰花发满汀洲”,那梦幻般的淡紫色,是许多人的最爱。


    所谓“大雪”,就是中原到这个时间点上开始下大雪了。节气是一个概率性的统计,不是说每年都是这个时候中原都准时下大雪。就像长江流域夏季的梅雨,在迟早、多少、长短方面,也是年份各异。在我老家,紧邻中原的大别山区,过去冬天大雪封山是常见的——五十几年前,我就生在大雪节气,一个大雪纷飞的上午。多少年后,家人还跟我饶有兴趣地描述那场据说很罕见的大雪。但是,现在老家常常不见下一点雪,更不要说大雪封山了。所以,大雪,可能是古今变化最大的一个节气。中原附近尚且如此,身处江南的人们,如今想见到大雪,真比见到日月食、流星雨还要难。公元1632年冬,杭州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明朝文学家张岱由此留下了名篇《湖心亭看雪》。这种景象应该当时就少见,现在就更加罕见了。

    大雪,既冻死了土壤中的病虫害,也为大地储藏了水分,所以对农作物有利。中国人老早就认识了大雪对农耕的好处,因而对雪充满了感情,所谓“瑞雪兆丰年”。丰年很重要,意味着这个世界多数人能填饱肚子。我小时候,爸爸帮邻居写春联,最喜欢写“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年丰,才有人寿,才有国泰民安。饥荒常常是社会动荡的前提。农耕社会如此,后工业社会依然如此。到现在,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可见粮食的重要性。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进入大雪节气,一年中的酷寒也开始了。这种酷寒,在不同人那里有不同的感受。唐代,特别是初唐和盛唐,人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严寒,更能张扬生命的力度。“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那是一个乐观的时代,那是一个时代的乐观。
    我热爱我们的红尖,一如我们热爱故土和家人。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正式加入,但我仍愿倾尽全力,去维护和捍卫它的尊严
    我的关系17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昨天 10:33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图书发布员

    游戏会员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11: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雪,全年第二十一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继小雪节气之后,天气进一步寒冷,于是雪变大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科学家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气候学家又为降雪分了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四个等级。节气中的大雪,并没有严格的定量,只是对气温和气候变化趋势的描述。


    每个节气都分三候。大雪节气,第一候“鹖(hé)鴠(dàn)不鸣”。鹖鴠,就是传说中的寒号鸟,因为阴冷而不叫了。我小时候,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这寒号鸟很懒惰,不听喜鹊的劝说,晴天不肯做窝,终于在寒冷的夜晚冻死了。长大后才知道,这个故事,源于元末明初的一个寓言——说寒号鸟在盛夏时候,全身五彩斑斓。自己也洋洋得意,自称比凤凰还美。到了严冬,羽毛脱落,就像拔了毛的小肉鸡,自己安慰自己“得过且过”——成语“得过且过”就是这么来的。后来专家又告诉我,寒号鸟不是鸟,是一种会滑翔的鼠,学名叫复齿鼯鼠。这实在让我大跌眼镜。第二候,“虎始交”。大雪节气,阴气接近到了极致,但盛极而衰,阳气也在悄悄地萌发,老虎感受到这些微阳气而开始交配,启动了生命的历程。“虎”向来是勇猛的象征,明代政治家高启说:“猛虎虽猛犹可喜,横行只在深山里”,有讽刺“苛政猛于虎”之意。我小时候放牛,“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其实这时候的大别山已经没有老虎了,只是余威尚在。第三候,“荔挺出”,马兰花冒出新芽。荔,学名马蔺,俗称马兰花。“金气棱棱泽国秋,马兰花发满汀洲”,那梦幻般的淡紫色,是许多人的最爱。


    所谓“大雪”,就是中原到这个时间点上开始下大雪了。节气是一个概率性的统计,不是说每年都是这个时候中原都准时下大雪。就像长江流域夏季的梅雨,在迟早、多少、长短方面,也是年份各异。在我老家,紧邻中原的大别山区,过去冬天大雪封山是常见的——五十几年前,我就生在大雪节气,一个大雪纷飞的上午。多少年后,家人还跟我饶有兴趣地描述那场据说很罕见的大雪。但是,现在老家常常不见下一点雪,更不要说大雪封山了。所以,大雪,可能是古今变化最大的一个节气。中原附近尚且如此,身处江南的人们,如今想见到大雪,真比见到日月食、流星雨还要难。公元1632年冬,杭州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明朝文学家张岱由此留下了名篇《湖心亭看雪》。这种景象应该当时就少见,现在就更加罕见了。

    大雪,既冻死了土壤中的病虫害,也为大地储藏了水分,所以对农作物有利。中国人老早就认识了大雪对农耕的好处,因而对雪充满了感情,所谓“瑞雪兆丰年”。丰年很重要,意味着这个世界多数人能填饱肚子。我小时候,爸爸帮邻居写春联,最喜欢写“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年丰,才有人寿,才有国泰民安。饥荒常常是社会动荡的前提。农耕社会如此,后工业社会依然如此。到现在,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可见粮食的重要性。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进入大雪节气,一年中的酷寒也开始了。这种酷寒,在不同人那里有不同的感受。唐代,特别是初唐和盛唐,人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严寒,更能张扬生命的力度。“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那是一个乐观的时代,那是一个时代的乐观。
    我热爱我们的红尖,一如我们热爱故土和家人。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正式加入,但我仍愿倾尽全力,去维护和捍卫它的尊严
    我的关系17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昨天 10:33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图书发布员

    游戏会员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11: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雪,全年第二十一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继小雪节气之后,天气进一步寒冷,于是雪变大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科学家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气候学家又为降雪分了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四个等级。节气中的大雪,并没有严格的定量,只是对气温和气候变化趋势的描述。


    每个节气都分三候。大雪节气,第一候“鹖(hé)鴠(dàn)不鸣”。鹖鴠,就是传说中的寒号鸟,因为阴冷而不叫了。我小时候,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这寒号鸟很懒惰,不听喜鹊的劝说,晴天不肯做窝,终于在寒冷的夜晚冻死了。长大后才知道,这个故事,源于元末明初的一个寓言——说寒号鸟在盛夏时候,全身五彩斑斓。自己也洋洋得意,自称比凤凰还美。到了严冬,羽毛脱落,就像拔了毛的小肉鸡,自己安慰自己“得过且过”——成语“得过且过”就是这么来的。后来专家又告诉我,寒号鸟不是鸟,是一种会滑翔的鼠,学名叫复齿鼯鼠。这实在让我大跌眼镜。第二候,“虎始交”。大雪节气,阴气接近到了极致,但盛极而衰,阳气也在悄悄地萌发,老虎感受到这些微阳气而开始交配,启动了生命的历程。“虎”向来是勇猛的象征,明代政治家高启说:“猛虎虽猛犹可喜,横行只在深山里”,有讽刺“苛政猛于虎”之意。我小时候放牛,“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其实这时候的大别山已经没有老虎了,只是余威尚在。第三候,“荔挺出”,马兰花冒出新芽。荔,学名马蔺,俗称马兰花。“金气棱棱泽国秋,马兰花发满汀洲”,那梦幻般的淡紫色,是许多人的最爱。


    所谓“大雪”,就是中原到这个时间点上开始下大雪了。节气是一个概率性的统计,不是说每年都是这个时候中原都准时下大雪。就像长江流域夏季的梅雨,在迟早、多少、长短方面,也是年份各异。在我老家,紧邻中原的大别山区,过去冬天大雪封山是常见的——五十几年前,我就生在大雪节气,一个大雪纷飞的上午。多少年后,家人还跟我饶有兴趣地描述那场据说很罕见的大雪。但是,现在老家常常不见下一点雪,更不要说大雪封山了。所以,大雪,可能是古今变化最大的一个节气。中原附近尚且如此,身处江南的人们,如今想见到大雪,真比见到日月食、流星雨还要难。公元1632年冬,杭州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明朝文学家张岱由此留下了名篇《湖心亭看雪》。这种景象应该当时就少见,现在就更加罕见了。

    大雪,既冻死了土壤中的病虫害,也为大地储藏了水分,所以对农作物有利。中国人老早就认识了大雪对农耕的好处,因而对雪充满了感情,所谓“瑞雪兆丰年”。丰年很重要,意味着这个世界多数人能填饱肚子。我小时候,爸爸帮邻居写春联,最喜欢写“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年丰,才有人寿,才有国泰民安。饥荒常常是社会动荡的前提。农耕社会如此,后工业社会依然如此。到现在,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可见粮食的重要性。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进入大雪节气,一年中的酷寒也开始了。这种酷寒,在不同人那里有不同的感受。唐代,特别是初唐和盛唐,人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严寒,更能张扬生命的力度。“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那是一个乐观的时代,那是一个时代的乐观。
    我热爱我们的红尖,一如我们热爱故土和家人。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正式加入,但我仍愿倾尽全力,去维护和捍卫它的尊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兵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Loading...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色尖兵 ( 辽ICP备19013751号-2 )

    返回顶部
    x

    红色尖兵微信公众号

    GMT+8, 2025-9-21 12:43 , Processed in 0.187488 second(s), 153 queries .

    Powered by 红色尖兵 X3.4

    © 2007-2025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