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劰载中...

红色尖兵

 找回密码
 立即入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回复: 0

“麻窝寨”变身“旅游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1万

    主题

    -5675

    回帖

    9万

    积分

    空军少校

    UID
    3435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9-4-20
    最后登录
    2025-11-4
    在线时间
    1 小时
    积分
    91946

    学院勋章个人三等功总队个人嘉奖战区个人嘉奖集体三等功集体嘉奖新区建区赞助勋章团员勋章文艺汇演铜质勋章

    发表于 2022-5-4 19: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移动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考察时亲切地对乡亲们说,“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一年多来,化屋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推进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昔日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的“麻窝寨”变成了“旅游村”,一幅“乡村美、产业旺、百姓富”的美丽乡村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收入多了 日子更红火

    “春节期间,很多客人预订黄粑,我们每天从早上7点就要开始制作。”村民赵玉学正和妻子忙着做当地苗族美食黄粑。

    在化屋村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曾到赵玉学家,同赵玉学一家制作黄粑、聊家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把孩子教育培养好。”

    过去一年,赵玉学家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总书记来过我们这里后,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抢抓机遇,注册了‘赵玉学黄粑’商标,生产销售苗族特色美食黄粑,还开起了农家乐,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赵玉学的女儿赵敏在日记里写道:“习爷爷,感谢您能来我家,自从您来过我家之后,家里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爸爸妈妈在家里开起了农家乐,在家既能挣钱又能照顾我们。”

    过去一年,化屋村像赵玉学一样返乡发展的村民还有很多。“一年来,返乡发展的村民达158人,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数量第一次超过外出务工的人数。”化屋村驻村干部李腥说。

    “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村民杨烨自去年起开始经营化屋印象精品度假民宿,年收入近100万元。

    “目前,化屋村有农家乐餐馆31家、农家旅馆18家、民宿6家,其中22家都是2021年新增的。”化屋村党支部书记张玉芝说,2021年化屋村累计接待游客超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2.5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9300元,同比2020年增长了67%。

    产业兴旺 致富路更宽

    去年在化屋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扶贫车间,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

    2019年11月,化屋村创办扶贫车间,杨文丽和爱人返乡创业,成了扶贫车间的负责人,开办了蜡染刺绣工厂。2021年1月,夫妻俩创办了化屋村文丽蜡染刺绣有限公司,用心经营刺绣产业。

    过去一年,总书记到过的苗绣生产车间不仅添置了新设备,还在黔西市拥有了新厂房。“新的苗绣生产车间有上千平方米,年前我们就把机器搬过去了,希望在新车间可以‘大干一场’,让化屋苗绣走得更远。”杨文丽说。

    “总书记的话,我们都记在了心里。”杨文丽说,去年6月,公司组建了设计团队,专门研发苗绣文创产品,产品将传统与时尚融为一体,一下子上了几个档次,受到很多人喜爱。去年公司产值达400万元,是2020年的3倍。

    目前,化屋村文丽蜡染刺绣有限公司吸纳22名苗族妇女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达4000元,同时还带动70余名绣娘在家做工,以计件方式获取报酬。

    为紧跟市场发展趋势,杨文丽还尝试做起直播带货,去年“双11”期间,杨文丽直播带货销售额达8万余元。如今,公司近一半的苗绣成品是通过直播带货销售出去的。

    “现在我们一天要接七八十个订购电话。去年10月,化屋村与田坝村联合成立公司,打造化屋黄粑品牌。”山水苗韵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石涛说,春节期间,工人们每天要生产近千斤黄粑才能满足订单需求。

    随着从本地的年货小吃变身为特色旅游商品,化屋黄粑的产业化发展让当地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生活越来越甜美了。”村民蔡世琴说,去年听说黄粑厂招工后,她第一个就报了名。

    如今,化屋村民族特色刺绣、乌鸡生态养殖、经果林套种中草药、乡村旅游等项目风生水起,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绿色发展 乡村景更美

    化屋村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大力推进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走出一条以生态建设为主导、绿色发展为引擎,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并举的致富路。曾经贫瘠的“麻窝寨”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化屋村第一书记常开林介绍,过去一年,化屋村实施了特色民居改造工程,建成新仁收费站至化屋村长达8.4公里的旅游公路,旅游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为进一步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去年,化屋村启动了污水治理工程,加快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相继实施了坡改梯、退耕还林、“四改”(改厕、改圈、改厨、改水)、“两硬化”(院坝和连户道路硬化)综合治理工程。目前,化屋村森林覆盖率达60%,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不断改善,逐渐成为一个承载田园乡愁、彰显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

    为加大乡村治理,去年,化屋村还建成了“5G+数字乡村统一信息平台”,包括数字治理、智慧旅游、数字生态、信息设施等8项功能,涵盖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山青了,水绿了,游客也越来越多。如今的化屋村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乌江源百里画廊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

    张玉芝说,2021年是化屋村的收获年,2022年,化屋村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持续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加速推进乡村振兴,力争取得新突破。

    评分

    参与人数 5贡献 +5 收起 理由
    红尖神雕 + 1
    红尖冰璃 + 1
    红尖黄狐 + 1
    红尖冷笙沫 + 1
    红尖烈刀 + 1

    查看全部评分

    【红色尖兵军衔】:
    【红色尖兵职务】:
    【红色尖兵部门】:中部战区
    【红色尖兵编制】:HSJB-TZ-ZB-
    【红色尖兵军籍】:红尖801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Loading...

    QQ|Archiver|小黑屋|红色尖兵 ( 辽ICP备2025067198号 )

    返回顶部
    x

    红色尖兵微信公众号

    GMT+8, 2025-11-4 13:04 , Processed in 0.07115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红色尖兵 X3.4

    © 2007-2025官方网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