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劰载中...

红色尖兵

 找回密码
 立即入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回复: 0

儿童安全用药,谨慎多少都不嫌多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1万

    主题

    -5675

    回帖

    9万

    积分

    空军少校

    UID
    3435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9-4-20
    最后登录
    2025-11-4
    在线时间
    1 小时
    积分
    91946

    学院勋章个人三等功总队个人嘉奖战区个人嘉奖集体三等功集体嘉奖新区建区赞助勋章团员勋章文艺汇演铜质勋章

    发表于 2022-5-5 12: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移动
    奶奶做完午饭,准备去叫睡觉的孙女起床。无奈怎么喊都没有反应。推了孙女晨晨几下,孩子毫无反应。躺在床上就像昏过去了,赶紧送晨晨到医院去。

    急救医生初步怀疑是药物中毒,经过几个小时紧张抢救,晨晨终于得以苏醒。

    后来才得知,原来是晨晨以“背着爸爸妈**小动作”的方式误食了家里的安眠药。

    和急诊同事讨论这个事时,我的心总是不由得紧紧揪了起来。

    儿童意外伤害事件是成为全球儿童致死重要原因之一。而意外伤害事件里,误服药物占主要原因,但它经常被人忽略。《2018中国儿童家长安全用药科学素养研究白皮书》的调查显示,有误服药品和药物中毒经历的儿童占16%,其中一半药品的来源多为家庭备用药品。

    还有太多太多……

    1. 误服安定(苯二氮卓类镇静药/抗焦虑药的药物),发生意识模糊、呼吸抑制。

    2.误服奶奶的地高辛,导致药物中毒死亡。

    3. 误服爷爷的降糖药,导致低血糖较长时间,昏迷不醒。

    4.把糖衣降压药当糖吃,可能要抢救6小时多才能脱离危险。

    5.误服高锰酸钾,导致口腔溃烂。

    6.误服过量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造成肝脏损伤。

    等等……

    北京儿童医院的一项研究显示,2014—2016医院急诊救治误服中毒儿童644例,年龄大都在1~4岁。误服最多的3种药物分别为氯硝西泮、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及其复方。

    这些不幸事件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很近。因为我们一不注意,可能就发生了。

    一、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办

    首先,要先保持冷静,能不能进一步控制风险和家长是否能冷静有很大关系。

    冷静下来后,想3件事,因为即便到了医院,这3件事也是你要说给医生的:

    1.吃的是什么药物

    药物百种千种,知道是哪个药物有助于提前控制风险。随后产生的药物反应也会有很大差异,因此首先要确定误服了什么药物。

    比如以下这些情况,可以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时间里就开始处理。

    如果误服降糖药物,那么可能会突然发生低血糖,可以给孩子补充葡萄糖。

    如果误服大量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催眠药(安定等)等药物,可以迅速采取催吐(催吐时要让孩子低头防止误吸),减少药物吸收。

    如果服用了腐蚀性物质,如漂白剂,就不能催吐或者洗胃,可能的话,喝下大量的鸡蛋清、牛奶、稠米汤等,减轻胃黏膜的伤害。

    如果服用大胶囊或片剂,可能会堵塞咽喉,要先检查孩子喉咙,且在吸收之前让孩子把药物吐出来,避免产生副作用。

    如果将药物与PTP包装(铝箔那种)一起吞下,食道等可能会被片层刮伤,不鼓励孩子呕吐。

    2.要知道吃了多少

    如果误用一般药品(非特殊药品)在安全治疗剂量,可以不用慌张。比如服用维生素C,可以多喝水,促进排泄。误服抗过敏的扑尔敏,有困倦副作用,如果身体状况没有很大变化,避免骑车或登高玩就可以。

    3.要知道什么时候吃的

    药物进入身体就开始了一段旅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药物多久吸收进入血液,多久产生药效,什么时候出现副作用。

    且很少有药物服用超过一周后仍然持续有效,大部分药物的成分早已经排出体外。如果一个星期身体状况没有变化,可以不必紧张。

    4.要时刻观察孩子的状态

    如果你发现摄入药物已经引起孩子的变化,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呼吸道症状(咳嗽、呼吸杂音)、神经症状(意识障碍、困倦),那么必须要尽快送诊。

    就医时,一定要带上药品以及药品说明书!如果找不到相关药物标识,应将呕吐物、残留物带到医院做毒物鉴定。

    二、催吐,未必总是个好主意

    一般来说,如果孩子意识清楚,则让孩子呕吐是可以的,可抠咽部,压舌后跟。吞食的东西会在胃中停留约3至4小时。如果误服在3到4小时内,首先考虑呕吐。

    然而,6个月不到婴幼儿和高龄老人,强行催吐有窒息或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尝试催吐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到了医院,宝宝可能要面临抽血、催吐、洗胃、导尿和补液等。面对这种“解救酷刑”,当**肯定于心不忍,宁愿自己受罪,也不让宝宝痛苦。

    三、如何避免

    1.谨慎对药。

    服药时,要仔细看好药品名、剂量。祖辈给宝宝喂药时,要做好沟通交流(如用药剂量、次数、饭前饭后服用等),如同服的药品相近时(如药名相近、包装相似、剂型相同等),要特殊提醒,避免重复用药或者漏服。

    2.看不见,摸不着,及时收。

    (1)将可能转移的液体药品放在带有安全瓶盖的容器中。美国、澳大利亚和韩国使用CR容器已经是法律规定。


    (2)大人不要在宝宝面前服药。尤其是1到4岁的宝宝(实际上,任何年龄段都有误服药品的可能),他/她们正处于心理发育的成长期,喜爱尝试新鲜事物,又活泼好动,缺乏安全意识和识别能力下容易模仿大人误用,特别长得很像果汁、糖果的东西。大人服药后,第一时间收好剩余药品。

    (3) 大人和宝宝的药要分别存放。家庭日常存储的药品,要远离儿童,放置在高处。

    (4) 记住紧急情况下可以咨询的电话(如药品厂家的客服、医院药房、急诊室电话等),及最近的医院地址。

    一个人和宝宝在家,安全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要放在首位的。家里的插座、电线、家具尖角等都要做好保护。剪刀、菜刀、清洗剂等危险或有毒的物品要放在孩子无法碰触的地方。不要让孩子一个人玩塑料袋或小颗粒的珠子……这些都是常识性的安全问题。

    平时没事的时候最好研究一下周围的医院,知道危险发生的时候第一时间送哪里。学习必要的急救常识,比如自己尝试一下是否可以单独完成海姆立克急救法。

    当妈以后会格外脆弱,几乎不能听到任何娃娃受伤的新闻,心揪着,一定要熟知各种孩子可能遭遇的各种危险的处置办法!关键时候一定不能慌乱,如果危险已经发生,请保持镇定。
    【红色尖兵军衔】:
    【红色尖兵职务】:
    【红色尖兵部门】:中部战区
    【红色尖兵编制】:HSJB-TZ-ZB-
    【红色尖兵军籍】:红尖801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Loading...

    QQ|Archiver|小黑屋|红色尖兵 ( 辽ICP备2025067198号 )

    返回顶部
    x

    红色尖兵微信公众号

    GMT+8, 2025-11-4 13:05 , Processed in 0.03289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红色尖兵 X3.4

    © 2007-2025官方网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