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劰载中...

红色尖兵

 找回密码
 立即入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回复: 0

纠结!脸上的小黑点是不是癌?这手术建议能不能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1万

    主题

    -5675

    回帖

    9万

    积分

    空军少校

    UID
    3435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9-4-20
    最后登录
    2025-11-4
    在线时间
    1 小时
    积分
    91946

    学院勋章个人三等功总队个人嘉奖战区个人嘉奖集体三等功集体嘉奖新区建区赞助勋章团员勋章文艺汇演铜质勋章

    发表于 2022-5-20 09: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电信
    01

    一位老年女性患者来看皮肤肿瘤专家门诊,我参与了会诊。

    起初,我并未发现她的皮肤有什么问题,反倒是她精致的妆容和一脸的焦虑让我印象深刻。

    通过询问病史我了解到,大概一年前,她一侧下眼睑出现了一个黑色皮疹,并逐渐增大。出于对自身容貌的关注,她注意到了这个皮疹。来就诊时,那个黑点虽然只有两三毫米长,可她已经辗转看过多家医院的皮肤科。专家都认为皮损太小,病程太短,良性可能性大,只是部位有点特殊,建议她观察就好。

    但是,这个小黑点总是让她惴惴不安,令她十分纠结——如果皮损是良性的,贸然手术就太不值了;但如果是恶性的,就这样观察等待着,情况只会越来越糟,将来再做手术,对健康和美观的影响更大,甚至可能发生转移。




    02

    看得出来,这位患者非常渴望得到准确、早期,且无创的诊断建议。但这对于我们皮肤科医生来说确实很难。像这样的皮损太小、形态不典型的情况,一般我们只能通过病史综合推测可能是什么。

    基于长期的皮肤癌筛查经验,我觉得这个皮损有可能是基底细胞癌,但确诊还需要病理结果。但已有相关医院专家考虑为良性,我也不能莽撞地给出不同意见,认为是恶性,让患者做手术。因为一旦最终病理结果是良性,对患者来说太难接受了。

    我为此也是备感压力。我给患者做了皮肤镜检查,试图通过这项技术发现一些额外的临床信息。在皮肤镜下,并未见到基底细胞癌典型的特征,但通过反复分析比较,我发现这个皮损与其他一些良**素性损害相比,颜色和血管形态都有特殊性。再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史,我更倾向于认为这就是一个恶性皮损。



    03

    那时我刚晋升主治医师不久,患者在别的医院也做过皮肤镜检查,没有人告诉她恶性的可能。因此,我的信心很不足。但我觉得,还是应该把我的考虑跟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于是建议她尽快做手术并接受病理检查。

    患者认为我的专业和诚恳令她十分信任,决定接受手术。术后的病理结果证实,确实就是基底细胞癌。由于发现得早,她接受手术,既可以实现治愈,又不会影响到她极为看重的面容。患者说她非常感激,感激我帮她做出了人生中的这一重要抉择。

    看到这位老年患者满意而归,我想起了另一位年轻患者。这是一位40岁的女性,因左侧额头上有颗小黑痣而就诊。这个小黑痣大概有8年时间了,就医主要是因为近期看到一些皮肤癌的相关报道,她有点担心。我们首诊医生初步诊断为色素痣,鉴于患者希望能筛查皮肤癌,才给她开具了皮肤镜检查。我给患者分析皮肤图像时,才发现这个皮损与一般色素痣不同,建议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随后也证实为基底细胞癌。



    04

    这位年轻女患者术后复诊时,她左侧颞部的一个小黑点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小黑点长在刚切除的基底细胞癌旁边,非常小,长度只有1毫米多,小到患者自己都没注意到。

    基底细胞癌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且多是单发。我推算了一下,她大概在32岁就发生了基底细胞癌,已经很少见了,难道还能长两处?虽然带着疑问,我还是仔细追问了患者的既往史,特别问到她有没有日光暴露或是放射线的接触史。最后她才回忆起,她出生后不久曾因额面部的血管瘤,做过一种“电烤”治疗。具体不详,她也是听她母亲说起过。

    了解到这一点,我高度怀疑这个小黑点也是基底细胞癌,随后又给她做了皮肤镜检查,但皮损确实太小,皮肤镜下的信息也不够。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后,我建议她还是接受手术,最终的病理也是确诊为基底细胞癌。



    心得

    这两位患者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医生面对的不单单是疾病,而是患者,是有思想和情感的个体。在进行疾病诊断时,不光要全面了解眼前的资料,还要挖掘更多潜在的信息,做到多维度、立体化,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真正帮到患者。

    作为医生,我们必须时刻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并做到时时处处耐心、细致。因为我们的一个临床决策,很可能会影响患者一生的生活质量。同时,既然做医生,就要不断努力,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诊断上少走弯路,患者才能少走弯路。

    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
    【红色尖兵军衔】:
    【红色尖兵职务】:
    【红色尖兵部门】:中部战区
    【红色尖兵编制】:HSJB-TZ-ZB-
    【红色尖兵军籍】:红尖801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1万

    主题

    -5675

    回帖

    9万

    积分

    空军少校

    UID
    3435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9-4-20
    最后登录
    2025-11-4
    在线时间
    1 小时
    积分
    91946

    学院勋章个人三等功总队个人嘉奖战区个人嘉奖集体三等功集体嘉奖新区建区赞助勋章团员勋章文艺汇演铜质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5-20 09: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电信
    01

    一位老年女性患者来看皮肤肿瘤专家门诊,我参与了会诊。

    起初,我并未发现她的皮肤有什么问题,反倒是她精致的妆容和一脸的焦虑让我印象深刻。

    通过询问病史我了解到,大概一年前,她一侧下眼睑出现了一个黑色皮疹,并逐渐增大。出于对自身容貌的关注,她注意到了这个皮疹。来就诊时,那个黑点虽然只有两三毫米长,可她已经辗转看过多家医院的皮肤科。专家都认为皮损太小,病程太短,良性可能性大,只是部位有点特殊,建议她观察就好。

    但是,这个小黑点总是让她惴惴不安,令她十分纠结——如果皮损是良性的,贸然手术就太不值了;但如果是恶性的,就这样观察等待着,情况只会越来越糟,将来再做手术,对健康和美观的影响更大,甚至可能发生转移。




    02

    看得出来,这位患者非常渴望得到准确、早期,且无创的诊断建议。但这对于我们皮肤科医生来说确实很难。像这样的皮损太小、形态不典型的情况,一般我们只能通过病史综合推测可能是什么。

    基于长期的皮肤癌筛查经验,我觉得这个皮损有可能是基底细胞癌,但确诊还需要病理结果。但已有相关医院专家考虑为良性,我也不能莽撞地给出不同意见,认为是恶性,让患者做手术。因为一旦最终病理结果是良性,对患者来说太难接受了。

    我为此也是备感压力。我给患者做了皮肤镜检查,试图通过这项技术发现一些额外的临床信息。在皮肤镜下,并未见到基底细胞癌典型的特征,但通过反复分析比较,我发现这个皮损与其他一些良**素性损害相比,颜色和血管形态都有特殊性。再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史,我更倾向于认为这就是一个恶性皮损。



    03

    那时我刚晋升主治医师不久,患者在别的医院也做过皮肤镜检查,没有人告诉她恶性的可能。因此,我的信心很不足。但我觉得,还是应该把我的考虑跟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于是建议她尽快做手术并接受病理检查。

    患者认为我的专业和诚恳令她十分信任,决定接受手术。术后的病理结果证实,确实就是基底细胞癌。由于发现得早,她接受手术,既可以实现治愈,又不会影响到她极为看重的面容。患者说她非常感激,感激我帮她做出了人生中的这一重要抉择。

    看到这位老年患者满意而归,我想起了另一位年轻患者。这是一位40岁的女性,因左侧额头上有颗小黑痣而就诊。这个小黑痣大概有8年时间了,就医主要是因为近期看到一些皮肤癌的相关报道,她有点担心。我们首诊医生初步诊断为色素痣,鉴于患者希望能筛查皮肤癌,才给她开具了皮肤镜检查。我给患者分析皮肤图像时,才发现这个皮损与一般色素痣不同,建议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随后也证实为基底细胞癌。



    04

    这位年轻女患者术后复诊时,她左侧颞部的一个小黑点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小黑点长在刚切除的基底细胞癌旁边,非常小,长度只有1毫米多,小到患者自己都没注意到。

    基底细胞癌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且多是单发。我推算了一下,她大概在32岁就发生了基底细胞癌,已经很少见了,难道还能长两处?虽然带着疑问,我还是仔细追问了患者的既往史,特别问到她有没有日光暴露或是放射线的接触史。最后她才回忆起,她出生后不久曾因额面部的血管瘤,做过一种“电烤”治疗。具体不详,她也是听她母亲说起过。

    了解到这一点,我高度怀疑这个小黑点也是基底细胞癌,随后又给她做了皮肤镜检查,但皮损确实太小,皮肤镜下的信息也不够。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后,我建议她还是接受手术,最终的病理也是确诊为基底细胞癌。



    心得

    这两位患者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医生面对的不单单是疾病,而是患者,是有思想和情感的个体。在进行疾病诊断时,不光要全面了解眼前的资料,还要挖掘更多潜在的信息,做到多维度、立体化,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真正帮到患者。

    作为医生,我们必须时刻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并做到时时处处耐心、细致。因为我们的一个临床决策,很可能会影响患者一生的生活质量。同时,既然做医生,就要不断努力,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诊断上少走弯路,患者才能少走弯路。

    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
    【红色尖兵军衔】:
    【红色尖兵职务】:
    【红色尖兵部门】:中部战区
    【红色尖兵编制】:HSJB-TZ-ZB-
    【红色尖兵军籍】:红尖801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Loading...

    QQ|Archiver|小黑屋|红色尖兵 ( 辽ICP备2025067198号 )

    返回顶部
    x

    红色尖兵微信公众号

    GMT+8, 2025-11-4 13:16 , Processed in 0.03256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红色尖兵 X3.4

    © 2007-2025官方网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