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红尖朱珠 于 2017-7-20 23:54 编辑
红色尖兵政治指挥学院 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 谈当前红尖发展与红尖精神,展望未来十年
学 员:朱珠
军 籍 号:红尖2030
班 级:学院201701期学员队学员班
——————————————————————————————————————————————————————————————————————————————
[前言] 红色尖兵,以一剑霜寒廿四洲同志为领导,新老官兵紧紧围绕在周围,艰苦奋斗,不离不弃。红尖创立以来,各成员为红尖苦苦奋斗,在网络团体中脱颖而出,数十年屹立不倒。如今的红尖,如没落的贵族,振兴红尖,为红尖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一个十年,我们不离,你会不弃吗?
[关键词] 特色、信任、改革创新 、责任
[正文]
红尖自2007年3月13日创建以来,已风风雨雨走过数十载。红尖之所以在网络中存在了这么久,靠的不是一两个人的一腔热血,而是它不断改革发展的过程中,积聚了一代红人不辞辛劳的心血和创新理念,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首先,红尖是一个有特色的网络群体。红尖以现、退役军人为核心骨干,以广大军友为基础,以我军三大条令和相关规定为管理依据的,全面实行管理军事化,制度军事化,日常举止军事化的网络虚拟军事团队。全面实行军事化管理,这是它不同于其他网络团体最大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军人军迷加入。我们很多人都有一个军旅梦,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在现实不能实在梦想,于是在网络上寻找精神的寄托,红尖就是这么一个存在,所以它的意义在于“让没当过兵的同志更加了解和热爱军人 让当过兵的同志时刻牢记自己的军人使命。”我当初觉得留下来,也正是因为这句话,为了能在红尖圆自己的军旅梦。 红尖的特色还在于制定了符合红尖发展的条令条例,条令条例的制定,规范了红尖的管理,使红尖的管理有序,增强了红尖于其他网络团体的竞争实力;条令条例的制定,使红尖成员行为合矩,提高了领导管理的效率。红尖的各条令条例规范指引了红尖各单位工作与成员行为需要,为你在红尖的各种行为是否合理有据可依。
其次,红尖是一个相互信任的网络群体。欧阳修说过:“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如今网络诈骗层出不穷,闹得人心惶惶。的确,玩网络,你不知道手机屏幕后面人的嘴脸,信任二字谈何容易,是好是坏全靠敲出来的文字来分辨。但是在红尖,我们选择信任屏幕背后的人,因为我们把彼此当战友,战友情,深似海,在与战友相处时,一定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同时自己要谦虚,要宽容,要主动。处理事情时你若处处不信任一个人,那么就会去质疑他的决定从而影响了团结,还会对事情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相互信任的团体也是一个团结的团体,这在老红尖身上得以体现,他们团结一致,积极组织集体活动,增强团结协作精神,为我们摸索出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比如新年晚会,八一晚会,让红尖变得与众不同。我们本身已经身处网络,如果不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那么人心就是散的,如果只是单纯的在群里聊聊天,谈谈理想谈谈梦,那时间久了,就会觉得乏味,只有把集体组织起来,充分提高集体荣誉感,红尖才会有凝聚力,遇到困难的时候才能集体想办法、出主意解决,红尖才能在众多网络群体中脱颖而出,屹立不倒。
但是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出现各种问题。红尖也一样,可以说现在的红尖是“没落的贵族”,现在的红尖,内外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
一、缺乏有震慑力的核心领导人
红尖的主席一剑同志在改革过程将权利下放到各部门。这一方面来讲是好事,权利下放,更能锻炼下面的人,全员主动性优于被动性。但是这也带来不少弊端,各同级单位之间,上级与下级单位之间矛盾日益激化,相互争权事件时有发生。国不可一日无君,军不可一日无帅。如果没有一个有震慑力的核心领导人来领导,各单位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工作目标,找不到职责所在,又怎么能尽心尽力的管理好各项事物呢!
二、新老干部交替,老干部精力大不如从前。
现在的红尖越来越年轻化,甚至有未成年人干部,这些年轻干部打不得骂不得,你不说他,他不作为,你说重了,他就退群不干了,新老干部的融入衔接问题严重,老干部精力大不如从前,懒得懂,懒得说,懒得教,新干部年纪小,时间不充足,思想不定,对纪律条例不熟悉,更有甚者漠视纪律,把我行我素当个性,他们觉得,都一样是人,你凭什么管我?我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大不了退了。从这些问题上反应出了管理,老干部不管,年轻干部瞎折腾,这也是我们作为干部应该发现和当下解决的实际。
三、在其位,不谋其职,不尽其责
很多干部都不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更别说在其位,谋其职了,现在很多战区主官都不知道战区工作怎样展开,不知道怎样去跟战士交流,配合,更有干部直接撒手不管,任其自生自灭,官兵合作很重要,但是却往往是同一个事情,好几个做法,到最后都不统一!
四、不团结,不服气。
各单位之间,单位内部之间矛盾激化,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的鸡犬不宁。老干部不服新干部的管理,入伍时间长者,开始摆老资历,下级老干部辱骂上级新干部的事时有发生。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为了一些小事而争论不休,而不去考虑其利弊,提高凝聚力只是一个空话。如果我们都能够相互团结,相互信任,高级领导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理解,相互认可,战友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团结,花心血在红尖的发展上,而不是花费心思勾心斗角,所有人都团结一致,亲如一家,试想想,现在的红尖该有多强大!
五、条令条例执行力度不够
虽然我们会经常组织大家学习各条令条例,但也仅仅是停留在学习的层面上,并没有运用到实际当中,遇到问题,全凭个人意愿解决。这就出现不少阿谀奉承的小人,他们遇到事了,先找所以的“后台”,而不是那条例规定解决问题,这就使得我们的条例只是运用于少部分人身上。上到总队干部,下到排长班长,能坚持用条例办事的人少之又少。条令条例执行力度不够,红尖管理秩序混乱,这是需要解决的一个尖锐问题。因为在红尖,高高在上的只有条令条例,你必须服从它的管理。
六、新训效率低
新兵是红尖得以发展的源泉,但是现在的新训门槛很低,征兵却越来越难,征训效率低,加上教官不会带兵,很多教官都是刚下战区的新兵,自己都懵懵懂懂的,很难带出一个好兵。
七、思想态度不端正
现在大多数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自己不作为,还看不惯别人努力,你努力了,就遭到别人打压,你不努力,就说你不作为,很少有人尽心尽力为红尖做事,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心态。
八、管理难
现役人员越来越少,管理却越来越难,人心不齐,有些人肆意妄为,不服从管教,折腾一番之后就跑了。还会每过一段时间就出现一次退役热潮,归根结底还是红尖凝聚力不够。
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红尖未来十年如何发展壮大,将是我们学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要端正思想态度,坚持以服务红尖为理念
思想是行动之本,学院也有句口号“政治优先于军事,作风优先于能力”,说的也是思想的重要性。一个行动能做到什么程度做好什么程度,和我们的思想认知息息相关。因为这是网络,网络即虚无是很多人经常想到的问题,我们时常会自问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网络值得么,因它喜因它悲我们又为了什么?我们口口声声说为红尖战斗,为红尖付出,可最后结果是什么?既然各位选择了这里,选择了红尖,选择了我们这个网络部队,那么首先要端正思想态度,红尖之所以毅力网络多年就是每个人的思想紧紧地和红尖站在一起,去为红尖、想红尖,时刻把红尖放在第一位。思想过关对红尖发展至关重要。
二、要服从上级管理,坚持以服从命令听指挥为准则
红尖既为军事化管理团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做一名军人,对上级的领导和管理。要绝对服从。如果不听指挥,我行我素,那红尖的管理将会变得何其混乱。上级领导所做的每一项决定,都有些独特的意义,但有些兵就不愿执行,为什么,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是片面的,没有看全局,大局意识不强,所以不愿执行,一个领导,所做决定都是从大局出发,从红尖的真会出发,从红尖的利益出发。所以绝对服从上级的领导是不会出错的。一个团队的壮大,离不开一个好领导的决策和带领,故此在管理上要绝对服从领导安排。
三、要勇于创新,敢于挑战,坚持以敢打敢拼为核心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原来不存在或不完善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只有不断创新,敢于挑战,在创新中摆脱一些旧的体制的弊端,红尖的日常运作才更有秩序,便于管理。
四、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坚持以发展红尖为己任
认清自己的位置在红尖是有关重要的,前面也提到过争权事件的发生,就是认不清自己的位置,找不准自己的职责。只有认清自己在什么位置,我们在做事办事都能以我们的位置去做,分工明确,成绩必然显著。有句话说的好,叫做“在其位,谋其职”,如果搞不清形式,分不清到底该做什么,或者说在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错误,那么只能让我们走向灭亡。位置是很重要的,他关系到组织纪律,他关系到我们发展的脚步。
红尖未来如何发展,我们不得而知,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让红尖没落了,正如学院那句口号里说的,“永不问,永不说,我愿用所有奔赴你的重托。”在红尖一天,就做一天的红尖人,不忘初心,尽心尽力,无愧于心就好。
政治优先于军事,作风优先于能力
[参考文献]
《红尖军史》
《反对自由主义》
《红色尖兵组织纪律条例》
《为人民服务》
[结束语]
红色尖兵政治指挥学院——红尖的最高学府,严明的纪律,高强度的训练,让三进学院的我又爱又恨,每一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第一次的任性妄为,第二次的无所谓,到第三次坚持到底的决心,我在学院的这段时间,自己身上也发生了不少改变,成熟了不少,作为班干部,要比其他同学更努力,才能给大家做榜样,虽然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和有些同学意见相悖,但还是感谢各位同学的配合与帮助,从最初的28人到现在的五人,我们感受了学院淘汰制度的严格,小心翼翼,还是犯了不少错,能走到最后不容易,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走到了最后。希望自己能不负学院之行,将所**用到实际当中,继续为战区做贡献。
学员朱珠
二0一七年七月二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