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尖兵沐笙 于 2020-8-9 04:07 编辑
骨干的特质与红尖的关系 做为一个军人,首先要有的就是军人的自信。我们经常讲,要发挥骨干作用,那么什么是骨干。
骨干,一般指虽然没有职务,但是愿意积极参加工作,主动向组织靠拢,即能够配合领导做好相关工作,又能独立自主的完成任务,有责任,有担当的同志 。在任何一个队伍里,不仅仅是部队,都有骨干的存在。如果说每一个同志是组成躯体的血肉,那么骨干就是这个团队的骨骼。干部是大脑,他要能够支配骨骼去完成各种指令和动作,然后骨骼带动血肉去完成全部的任务。
这三者,必须要配合紧密,才能有效的,流畅的形成一个整体。做为红尖人,很多同志,都是一批进入这个大家庭里来的。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很快的就成为了这个集体的骨干力量,为什么有些人又很快的能成为这个团队的干部呢?
我认为,这不仅仅是我们每个人在行动上快一步,慢一步的表现,更是从思想上,主观意识上的具体表现。我们很多同志,觉得自己本事很大,总认为领导不会看人,用人。可是他恰恰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体现出骨干的特质?在日常的工作中,有没有表现出让上级和同志们信服的工作能力。人的思想是不断转换的,普通战士可以变成骨干,先进份子也可以变成落后分子,不是说你今天做了,表现了,今天象个骨干,明天不去做了,就还是一个骨干。
我们大部份新同志,心里都存在着一个想法。我又不是干部,为什么什么工作都要我去表现?
一个人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在行为心理学上,属于先天潜质。简单点说,任何事情,你只有先想去做了,你才会去无意识的做。如果你思想上没有那个想法,就是让你当了干部,你一样不会去做。没有哪个上级会喜欢什么事都要推一把,都要时刻监督才能完成任务的部下。大脑是个纲,纲举目张。上级有了任务,他所希望的就是部下去完成任务。他不会管你用什么方法,什么手段。他更不会喜欢告诉你这件事要这样去做,那件事要那样去办。这个时候,具有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同志,自然而然的,就会这个群体中无形的显现出来。
这里我要强调一点,我们红尖有句口号,简略的说叫做态度重于能力。一个同志,能不能干好工作是能力问题,想不想去干工作是态度问题。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态度则是先天思想决定的。所以,我们说骨干和非骨干的区别,首先在于态度上。
今天我要跟大家谈的,不是骨干问题,而是要跟大家具体的聊一聊我们红尖。我想,对于大部份同志来讲,对红尖的认识还停留在肤浅阶段。有些人只看到了表象,有些人只看到问题。这里,我就谈一谈红尖的三个重点。
红尖的第一个重点,是融合感。
什么叫融合感?融合感也叫归属感。你回家里的时候,你会感到亲切,你到再好的亲属家里,你也会感到不随意,这就是最基本的融合感。我们红尖和部队一样,提倡以部队为家。当过兵的战友都知道,在一个班里,那真是亲如兄弟,甚至比兄弟还亲。在团里,一个连的兄弟那就是一家人,看哪个连队的都不服气 。我们红尖,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同志们的这种融合感。到了红尖,就等于在网络上找到了归属,因为在这里,我们可以共同学习到很多正能量的东西。
刚才给大家看了一些拉练的相片,百分之九十的人,在拉练之前都素未谋面。那么为什么走到了一起,马上就能够象多年的亲人朋友一样,同吃同住同训练,毫没有陌生感呢?一个新红尖人,只有首先融入进这个群体,才能够做好红尖人。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大前提。我们现在下面有很多人,虽然人进来了,但是思想没在,心没在。怎么办?这需要一个过程。而主导这个过程的,就是我们这些各级干部和骨干。
所谓人心齐,泰山移。 比如我们政委天天在群里陪大家聊天,为的是什么,就是要和大家拉近感情,互相熟识,首先成为朋友,其次才能成为战友嘛,战友这个称呼的获得,比其它一切称呼不知道难了多少倍。我们在网上认识了,我们就是网友,我们吃了一顿饭,我们就是朋友。但是战友呢?非经过磨练,非经过长久的共同奋斗,非经过为了一个志向而努力,那是不能够叫做战友的。不是每一个进了红尖的人,我都可以喊你一声战友,而且在红尖这个群体里,还分为新红尖人和老红尖人。能够称得上老红尖人的,必须比别人多附出了多少倍的辛苦和努力。就象你们政委一样,进红尖几年,每天每夜如一日。可以说把几年的时光大部分都献给了红尖。她下班了,没有去跟朋友吃喝玩乐,没有去唱歌跳舞。
她把红尖当成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来珍惜来爱护。红尖有任务,一个电话马上就能回来。同志们,可别小瞧了这简简单单的事情。这就象长年驻守在边疆或偏远地区的部队官兵一样。为什么?就因为她把这里当成了一个家,她把红尖的同志当成了兄弟姐妹。
第二个,是责任。责任从大了讲,做为每一级干部,都能够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业余时间奉献给红尖。从小了讲,就是我们日常的一言一行,都要体现出一个军人的作风和素质。你按时参加点名会议,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这是一个兵的责任,你按规定做好每一项管理工作,对下级贴心爱护,对上级敢于承担,这是一个干部的责任。还有更多的精神传统上的东西,不光光是你们的责任,更是红尖的责任。为什么很多人感到我们红尖与从不同?
就象今天有同志问我的一样,我的回答: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红尖自成立那天起,就树立并打牢了一个跟别的所有团队不同的起点。红尖的纪律不是后来才有的,而是在八年多前成立那天起就已经有了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这是传统问题,经过一代又一代红尖人的不断传承到现在。所以我们红尖,具有其它任何网络群体所无法模仿的特质。虽然经过这么多年,老红尖的精神不多了,但是我们红尖还在,我们红尖人还在一批又一批的加入。
大浪淘沙,我相信,只要我们各级干部都能够坚守住红尖精神,我们的优良传统,就一定会继续传承下去。就象你们政委一样,那也是从当年一批几十号人当中大浪淘沙才淘出来的。我们所有的红尖高级干部,都可以回顾一下,跟你们一批进入红尖的,还有几人?没有责任感,没有归属感,终归会成为一个红尖的过客。而那些努力过的,奋斗过的,则注定会在红尖军史上留下一席之地。同志们,要记住,这一切,都不是别人能够帮助你的。你只有战斗过了,你才会在战场上生存下来。那么我们在坐的这些同志,谁又能走到最后,我做为红尖主席,将拭以待。
我也可以说说我自己。我说的不是做为红尖主席怎么样,而是说做为一个红尖人,我跟大部分老红尖,都形同兄弟。由其是一个省的或比较近的红尖人,大家可以看看我的相册。有很多吃饭的相片,那都是我们红尖人。做为红尖主席,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一句话,那就是走遍全国,任何一个城市我都能找到我的铁杆部下,任何一个城市,我做为红尖主席都能够获得高规格的接待。
就拿我去年从浙江回东北这一程来讲,我收到了不下十个红尖同志的邀请,要我去玩一玩,呆二天。最后我选择了路途上的二个点做为歇脚站。用了三天时间完成了全程。如果我满足每一个同志的邀请,恐怕半个月也到不了家呀。说这些,就要告诉大家,红尖人,首先要有融合感和归属感。进了这个群体,你就要把自己当成红尖人。不然,你永远也融合不进来。
红尖第三点重要的,是荣誉
军人视荣誉重于生命。我们的荣誉又包括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刚才我们看了拉练的相片,有一个是女兵们爬在泥土地上匍匐前进比赛的照片,第一名获得了一个红尖臂章的奖励。这也是训练间隙的一个小活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从来没有参加过训练的同志,由其是女同志。在半夜紧急集合的时候,都能够从睡梦中爬起来,又要完成跑步和三个一百的训练,然后才能够重新睡觉。哪怕累的爬不起来,哪怕要比别人多花半个小时才能完成,哪怕很多同志在训练当中受伤,但她们都咬着牙坚持下来了,没有一个人半途退出。
这需要的,不仅仅是纪律,更是每个红尖兵的荣誉。在拉练的集体里,一个人掉队,那拖的就是一个班级的后腿。当你没有体力完成的时候,全班的战友都会鼓励你,陪着你。当一个人受罚的时候,全班战友都会自觉的一起跟着受罚。这个时候,体现的就是一个集体荣誉感。
在红尖八年的拉练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一个人,放弃过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一个没有荣誉感的队伍,那不会是一个好队伍。一个没有荣誉感的战士,更不会是一个好兵。这个问题,是要结合起来看的。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珍惜自己的荣誉,才会珍惜大队这个集体的荣誉,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珍惜大队的荣誉,才会珍惜整个红尖的荣誉。
而我们每一个人的错误,都意味着给红尖,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群体抹黑。我们每一个人的错误,都意味着给红尖,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群体抹黑。因为我们打着的是军人的旗号,我们信仰的是八一的军旗。这样,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红尖对一些严重的错误,处份起来是毫不打折扣的。不看关系,不看资历。只要你给军人这两个字抹黑了,对不起,后果只有一个。
我们上面讲了三点,融合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任何一个红尖队伍,小到班排,大到大队,只要拥有了这三点作风,那就是一个战无不胜的队伍。任何一个个人,小到新兵,大到常委,只要拥有了这三点作风,那就是一个优秀的红尖人。我们如何评判一个人的好坏,如何评判一只队伍的优良,无外就是以上三点。时间关系,今天我就简单的讲这么几句,也做为我在三大队蹲点结束的最后赠言。
|